當年老師罵我的話,現在想想都是對的
明珠絮語-教育|美文|人生感悟
幼時調皮,上學時沒少挨老師的罵。
罵人水平最高的,當屬我上初三時的班主任老師。
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有一次他正講課,而我的大腦開始走神,結果突然被他叫起來回答問題。
我茫茫然不知道他剛才在講什么,當然回答不出來。
于是,他在黑板上寫了“走思”兩個字,問:“剛才是不是走思了?”
既然被抓了現形,我當然沒法否定。
在得到了我肯定的答復后,老師在“思”字上添了一筆,“走思”變成了“走恩”,說:
“你不是在‘走思’,而是在‘走恩’??!你父母花錢供你來上學,你卻在課堂上走思,對得起父母的恩情嗎?不是‘走恩’是什么!”
……
一番話,說得我無言以對,說得我心煩意亂,我對他討厭透頂——上課走個神,至于這么上綱上線么!
說實話,當時我恨死他了,對他沒有一點好印象。
02
之所以想起來我的初三班主任老師,想起來這個“典故”,是因為今天上課時,看到了我的一些學生現在的上課狀態。
在課堂上,我明顯感覺有幾位同學在盯著我,不是認真聽講,而是等我不注意時在那兒偷偷玩。
課堂上布置的任務,根本就沒做,只是在那做個樣子。
其實當老師的都知道,只要往講臺上一站,全班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都能盡收眼底。
學生是在認真聽講做題,還是心思放在了別的地方,都清清楚楚,一些做小動作的學生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,其實老師明白著呢!
我走過去提醒了幾次,也特意走到他們旁邊進行指導,但他們仍然我行我素。
其中有的孩子我認識,他的家長幾次三番托熟人,希望上課時老師能夠照顧,甚至有的還托我找老師給他補課。
家長不知道,他的孩子在上課的寶貴時間里卻在混日子。
此時,我忽然想起了初三老師罵我的話。
03
身為教師,我也經常監考。幾乎每次考試時,都有學生做不了幾道題,然后趴在桌子上睡覺。
甚至在中考、會考、高考中,也能看到這樣的學生。
每逢時此我都會想,在考場的外面那些頂著烈日翹首以待的家長當中,應該也有這些孩子的家長吧。
他們肯定也和千千萬萬個家長一樣,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希冀,也做好了豐盛的飯菜等著孩子考完回家吃飯。
可他們知道,自己的孩子在考場里是這種樣子嗎?
現在想想,當年老師罵自己的話真的是對的,身為學生不努力學習,根本就對不起父母的恩情!
04
有些事,也許只有長大了才懂。
很多網友回憶起學生時代,都對曾經批評甚至體罰過自己的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。
一位王先生就回憶說,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比較好動,班主任經常會從后門或者走道玻璃往班里看,每當發現他搗亂,免不了罰站、寫檢查。
雖然當時對老師的作法非常不滿,但現在卻特別感激老師,在外地工作的他,每年回家都要去看望老師。
他說,如果不是那時老師罰他,讓他改掉一些毛病,他連考大學的機會都不一定有。
其實對于我本人來講也是如此,當年由于怕被班主任老師罵,于是我不得不一邊心里懷著怨恨,一邊把老師留的作業工工整整做好,不敢出絲毫差錯。
所以,我的成績也還一直可以。
如果沒有老師的批評,可能我自己也不會考上大學。
05
有網友說得好:“當初老師們那些嚴厲的批評和舉動在今天看來是多么的親切,那是一個教師責任心的體現?!?/strong>
其實畢業多年,能夠留在我們記憶深處,對我們的人生幫助最大的,還是那些曾經批評過我們的老師。
老師的罵與批評,應該是一劑清醒劑,讓我們明白應該做什么,不應該做什么。
遇到一個能夠批評我們的老師,真的是我們的福分。
如果你現在有一個經常對你的錯誤提出嚴厲批評的老師,就算他說的話不那么順耳,你也應該珍惜。
早一天明白老師說的是對的,你就能早一天受益。
不要等自己長大之后,才想起來當年應該聽老師的話。
明珠絮語(ID:tsliuchanghai),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,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。新書《為自己讀書》正在當當、京東、天貓等平臺熱賣中!
聲明: 本文為國際教育號作者發布,觀點不代表國際教育網立場。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舉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