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未來的國際教育 ,這是一個啟發式的思考。我做講座包括講課,給本科生、碩士、博士、博士后講課,重在啟迪,不太喜歡講結論。現代教育起源于工業革命,1776年,工業革命是一種工具式教育。
房四海教授講座現場
現代教育的改革,包括美國、歐洲,包括北歐在搞即興式、啟發式教育。圍繞一個主題來展開討論,即興式的,沒有教科書的。
這個啟發性的思考,也是一個拋磚引玉,跨度比較大,分幾個部分:教育的起源,德國的文化人類學,古典的教育,現在開始回歸的古典教育,在美國的一些頂級大學,包括真正的貴族大學,是不分學科的。過去的200年的教育,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,第一次工業革命需要勞動力、工具,把人當做工具,所以分學科。
美國的一些貴族大學,博雅文理學院、斯密斯學院、圣約翰大學等等是不分學科的,我自己受古典式教育的影響深刻,也是不分學科的。當年在清華上學,到清華圖書館看看,看完到北大圖書館看看,比較雜。我這里講的就是古典的教育。
回到中世紀的歐洲,到今天為止,歐美的貴族大學,講的是阿奎納神學。近代文明源起于蘇格蘭啟蒙,1776年亞當斯密的《國富論》、美國的獨立戰爭,包括1776年的一些改革,一直到現在也就是蘇格蘭啟蒙。蘇格蘭啟蒙之后,把人的“神性”變回了“人性”。到今天為止,阿奎納神學,講的是人性和神性的融合。
我們中國還沒有經過“蘇格蘭啟蒙”,經過了五四運動啟蒙,德先生、賽先生?,F在大家看到的互聯網,特別是接受比較好的家庭教育的,接受再啟蒙運動,這是蘇格蘭啟蒙的意義。
在座的家長比較多一點,那我就講深一點,教育的起源,麻省理工的教授講過,人性的分子基因的進化非常緩慢,到今天為止,我們人類保持著幾百萬年前爬行動物的基因。甚至血液等等體液都是咸的,還有海洋動物的一些特性。
文化人類學最早來自德國,文化人類學的鼻祖包括《東方學》都來自德國,等下我們會講人類的軸心時代,人類基因進化非常緩慢,人的本性也沒進化多少,分子基因會進入文化基因。這就是教育的意義,所以教育能夠在當代改變你的性格,你的教育、經歷、文化會刻畫在分子基因上。
最早有一本書叫《文化人類學》,我在講的是什么需要真正學的學科,因為我們國家是應試教育,很多學科學了等于沒學,人類學是一個基礎學科,這就是教育的意義,通過教育改變你的文化基因,而分子基因會記錄這種變化,很多大師,包括孔子,他們的父親都是在六七十歲養他的,比較聰明,比較睿智。
講古典的教育,大家學過《論語》,孔子的教育、對話,這是在人類的軸心時代,那時候耶穌還沒有誕生,公元前500年,人類的軸心時代,現在我們所謂的文明,沒有超越人類的軸心時代?,F代文明,2500多年前我們是技術文明,過去我們通信用烽火、飛鴿傳書,沒有手機。這個本身是一種博弈的結果,它加快了人類社會生活的節奏,本身并沒有帶來人們福利的多少改善。
啟發式的教育,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對話,有時候是在操場,不一定在教室里,我的博士導師說真正的教育是什么?就是師生之間下課之后“瞎扯”,所謂的“瞎扯”就是頭腦風暴。古代教育全部是頭腦風暴??鬃拥摹墩撜Z》,師生對話,柏拉圖的《理想國》,師生對話,包括佛經,《金剛經》也是對話。人類的軸心時代,東西文明,孔子、老子,包括柏拉圖,那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巔峰時代。這是指思想文明,思想文明是擺動的,左右擺動的。技術文明是往前,是競爭的結果。
近代文明,2500多年的文明不是思想文明,是技術文明,而技術文明是博弈的需要。在文明的軸心時代,那時候的教育是啟發式的,是對話式的。未來的教育體制要恢復的就是歐美的頂級大學,我講的貴族大學,還不是哈佛、耶魯這些大學。博雅文理學院,包括北歐也在改革,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,第一次工業革命需要勞動力,瓦特發明蒸汽機,需要勞動力,現在90后、00后的教育有點復古的味道,回到過去的教育。

但是在2500年以前,中西文明有分水嶺,就是歐幾里得幾何。西方文明初中課本學得很抽象,形而上,縱觀我們的思維方式,我們沒有經歷過形而上邏輯思維的長期訓練,直接跳到辯證邏輯。
為什么馬克思辯證邏輯在中國扎根了,它跟中國的基因吻合,它也沒有經過邏輯的訓練,包括從歐幾里得幾何的演化。我們今天所享受的科技文明,是西方的文明,包括勾股定理,人家是經過嚴格證明的,我們是“勾三股四玄五”,不是一回事。中國古代有一個想要抽象的,就是墨家,它的思想有點像西方文明,對科學和人性的探討,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。
我們現在思考的問題,我們今天不講政治,講教育,也許幾年后會有答案,能不能走出這樣一個輪回,回到普世價值。這個普世價值在2500年前就已經存在了。思想自由開放,理想國、《論語》、《佛經》,講究自由、平等。形式邏輯的訓練,歐幾里得幾何,中國很多都沒有嚴格、抽象的證明。
文化人類學是探討人類的起源、人性的起源,數學是上帝的語言。我們研究中世紀的阿奎納神學。從阿奎納神學,演化成宗教改革、文藝復興、第一次科技革命。先有文藝復興,人性的解放和自由才有科技革命,所以我們講有大學學術自由的精神,才有科研原創。阿奎納神學對神的反思,在座的可以看看美國的頂級名校的公共教程,或者是歐美的博雅文理學院,它的分科不一樣,我們分為文科、理科、商科、工科。文理學院是抽象的思維,是抽象的把握這個世界。商學院在美國、歐洲很多大學是沒有什么地位的,哈佛商學院不在主校區,包括歐洲很多頂級名校一直不好意思開商學院,后來經不起金錢的誘惑,開了商學院,但不在主校區。
西方講黑暗的中世紀,中世紀有很多有名的大學,巴黎大學、哥廷根大學,近代文明的發源地—中世紀,中世紀并不黑暗,我們很多科學理念都產生于中世紀,中世紀的大學是不受國王管轄的,在美國哈佛大學有句名言,先有哈佛,再有美利堅合眾國,大學是超越王權的,真正的學術是超越王權的,這是有骨頭的。

有點像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,在歐洲很多國王需要教皇的加盟,所以大學是教學的延伸,是上帝的延伸。人不僅僅是工具人,不僅僅是吃喝玩樂的動物,是有神性的,人神同體。
過去50年我們人類沒有革命性的原創,我們今天學的物理學跟100多年前一樣,無論是科研還是技術,都沒有超越100年以前的框架。我們學初中物理、高中物理,沒有講過物理學家的出身,這些知名的物理學家、化學家、數學家都是貴族,都是歐洲貴族的血統。在美國,你要學宏觀經濟學,老師的第一節課說的是你要有貴氣,貴氣的學宏觀,貴氣的搞數學。所以你去北大看看,北大氣質最好的,不是商學院的,而是數學學院。因為探究的是真理,科學本身是貴族探究的。
我們要思考教育的階段,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教育,就跟我們在中國、亞洲做宏觀經濟學一樣,比較超前。實質上,在過去的100多年,亞洲的知識分子都不成功。在100多年以前,知識分子成功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,你學習好,本身就是一個地位。中國還沒有到達科研原創的階段,這是一個推論。需要對接普世價值,需要對接歐美,至少在未來30年。到今天為止,歐美的頂級大學還在講阿奎納神學。
教育分三類:貴族教育、精英教育、職業教育,學生需要根據家庭的情況,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涯規劃。像歐洲,特別是德國,12歲就定生涯規劃,大部分人學技工,上中專,去工廠做工人,少部分人探討真理,探究宇宙的奧秘,德國的大學很少有本科生,要么相當于中國的中專、大專,高中生,要么就是研究生。這要看你是要貴族教育還是精英教育,根據家庭來定。

接下來,我們講蘇格蘭啟蒙,1776年,亞當斯密的《國富論》,瓦特發明蒸汽機……那一年發生了蘇格蘭啟蒙,人從神性變成了人性。工具理性需要教育,把人劃分學科,但歐美的頂尖大學,到今天都不分學科,麻省理工所有的學科都是叫應用數學系,不分學科,就是所謂的通識教育。
縱觀教育改革,教育機制發展了多少年,現在的小孩不主動上學,不是小孩出了問題,是教育體制出了問題。現在整個教育需求都在改革,工具理性必須解放出來,第一次蘇格蘭啟蒙是對的,需要配合工業革命,把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。50年代、60年代嬉皮士包括克林頓那一代人,都吸毒,里根總統新自由主義,到了奧巴馬時代男女同廁。中世紀以來人神共體,人既是人性也是神性,人性的解放需要有個度。

到了現在,互聯網屌絲綜合征,人類需要再啟蒙,現在沒有理性的聲音,反智慧運動,是全球的一個困境。現在貴族的教育,包括好的大學,都建議學生少上互聯網。最早的互聯網是查資料,現在的互聯網是浪費時間。人性的惡在互聯網上被放大了,人性的善被淹沒了不少。這是全球的困境,不光是中國的困境。
現在還能寫文章嗎?還能看有質量的長篇文章嗎?我們以前很抗拒互聯網,但抗拒不了。法國一個學者說,按照這種互聯網在發展,人類的智商要下降?,F在人類的知識看起來很豐富,但智商是在下降的。80后、90后、00后真正的智商是下降的。真正的精英教育、貴族教育是要有古老的禮節,到今天為止,包括美國的頂級中學、貴族中學的老師可以打學生,打手掌。古老的教育,包括以色列的教育。我剛才講的博雅文理學院,就是中世紀的教育,就是精英教育,和平民教育是有差別的,平民教育就是快樂教育,三點半下課,就回家。
真正的精英教育是很嚴謹的,是古老的一套,幾千年來沒有變化,哈佛校友群還有一個著名的話題,如果美利堅合眾國爛了,我們哈佛校友可以接管美利堅合眾國?,F在整個趨勢是真正的貴族大學是精英教育,幾千年來是沒有變的。真正的貴族教育,并不是快樂教育,包括伊頓公學、西點軍校等等,思想上是自由解放的,但行為上是很收斂的,這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。
過去幾十年這個社會異化了,過去50年,本身人類文明沒有大的進步,沒有革命性的科技原創。這就是我講的清教徒的異化,異化能不能回歸?不知道,所以現在整個世界都比較困惑,在一個節點上,舊的東西走不下去,新的東西沒有誕生。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困惑。保守主義的回歸于清教徒的異化,美國回歸保守主義是大勢所趨。人類文明是一個鐘擺效應,人類文明是一個輪回。
技術文明是直線的上升,是一個博弈的需要。人類還需要普世價值,這個普世價值不是今天才有的,2500多年以前,我們先賢的思想,孔孟的思想和柏拉圖的思想不是一樣的嗎?孟子講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?!边@不就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?文藝復興,不就是古希臘那一套嗎?真正的世界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,就是要認同的普世價值,必須是一個自由、民主、現代的國家。中國現在是一個過渡期,舊的制度走不下去了,新的制度尚未誕生。有點類似于100多年以前,尼采說的,“上帝死了?!濒斞副容^膚淺說尼采瘋了。
我們的教育是對接美國,美國有美國的優點,但也有美國的悖論?!案绲聽柌煌陚涠ɡ怼?,人人生而平等其實是做不到的,每個人的思想、智商不一樣,所以美國的人類學家被取消諾貝爾獎始終不認錯,認為黑人的智商是比較低。雖然這個政治不正確,但這是個事實。人格上人人平等,但人的智商不一樣。
英國這一塊比較好,講究貴族共和到精英民主到大眾民主,走的非常緩慢,花了200年時間。我們中國跟美國的技術文明至少差50年,其他的文明差200年,所以說任重而道遠,所以需要學習,還是要去歐美留學。
這個時代比較糾結,事實證明各種主義的失敗,數學家證明資本主義不可持續,某某主義也不可能實現。從一個旁觀者角度,我本人求學開始是在歐洲,后來去了美國、澳洲,以看熱鬧的心態,歐洲怎么這么亂,美國怎么這么糟,實際上我們的技術文明,社會文明跟他們差了50年。未來是多極化、多元化,跨文化,工具化教育是過去200多年的東西,人將面臨的回歸。
教育分層,剛才講了貴族教育、精英教育、職業教育。真正的教育不是為正義而獻身,是社會進階,所謂名校的圈子效應,從興趣上來講一定要尊重小孩的興趣,專業不重要,學校最重要。分學科本質上就是一個錯誤的,一定要分清楚是要接受精英教育還是接受職業教育。真正的精英教育是不要分學科,不要區分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。

現代教育的本質在100多年以前,發生了異化,也就是羅素講的過去100年教育職業化,科技職業化,不是貴族運動,是社會進階的一個工具。一方面,我們需要尊重興趣,另外一方面,所謂的名校效應—文憑的信號作用,給你一個社會階層的信號。更重要的我覺得是培養一種氣質,大家看一下,就是有差距的,麻省理工學生的氣質就是比清華大學的好。清華大學物理學院的氣質就比經管學院的氣質好。
真正的教育是一個很隱蔽的一個平臺,世界上做的最好的投資機構是耶魯大學基金會、哈佛大學基金會、諾貝爾獎基金會。他們投資做得好,但從來不談錢。教育的本質上來講是社會進階,中產階級要維持自己的身份,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下一代教育好。在中國社會沒有分層,在歐洲是由貴族統治,美國是精英治國。英國是合法的社會分層,根據你的知識結構、社會地位、政治、經濟,中國的社會分層比較簡單,知識本身是不能帶來財富的,也可以說知識本身就是財富。
歐美頂級大學有兩套體系和游戲規則,為什么張磊、潘石屹中國很多富豪給美國大學捐款呢?美國招生有兩套規則,需要均衡來招生,捐幾千萬給一個招生指標,這是一個潛規則。正常途徑也沒有問題,其實美國教授最關心的不是托福、GRE,大部分教授對教學是不敢興趣的,主要是看論文,你真正想要申請歐美頂級大學,需要論文,一方面要有社會責任感,做些公益事業,表明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,不要糾纏雞毛蒜皮,要有一種古代士大夫精神,真正來講,歐美的精英還有點中國的孔孟之道。
不是靠考試,也不是靠家里捐錢,先自己有一種氣質,一種華貴的氣質,給老師感覺有一種格局,但真正來講是“潛規則”,是兩種“潛規則”。第二要有一個洞察力和創新,在世界頂級大學,本質上是有中國士大夫精神的,而且從本質上理解。
美國這個國家一方面有書生氣,先寫一篇論文,然后就這么干了,有人講美國是流氓國家,強盜國家,一方面他又有書生氣。盡管它有多套游戲規則,一方面它接受一些貴族,有些指標,另外一方面他會接受一些頂級富豪贊助,另外一方面會接受一些平民。
以人為本,因為我們以前受的思維,現代教育不光是中國,歐美蘇格蘭啟蒙,工業革命以來,都是工具理性,中國更是工具理性。在關鍵的時候,不是工具理性,是價值理性,所以美國的外交是利益外交和價值外交。真正做大事業,大買賣的人是價值理性而不是工具理性。包括我們分析國內國際問題,最關鍵的時候工具理性是沒有用的,所以說教育是以人為本。

所以無論是教育也好,家庭也好,治國也好,最基本的東西是價值理性,也就是信任、信念,這個我們也講過,金融危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信任危機,現代教育本質上來講是一個利益共同體,一個家族的平臺,一個信號作用。我們展望未來,現在是一個舊的時代的解體,新的時代還沒有誕生,但有一個技術文明,大家擔心機器人替代人類,機器人永遠不能替代人類,根據哥德爾不完備定理。機器人本身不具備人的信任、信念和信仰。一個國家70%左右的財富是人力資本,一個國家人口的質量才是一個國家和家族的核心資本,教育本質上是要回歸,回歸到以人為本,回歸到發散性、思想性的教育。這才是面向未來的國際教育。這也是博納師生努力的根本和方向。